台立法部门负责人游锡堃倡议“台美建交”,绿营网军、媒体掀起阵阵跟风,“美国在台协会”(AIT) 发言人孟雨荷针对网友询问指出,维持现状有助于两岸和平繁荣,改变现状会威胁稳定,美国不会与台湾“建交”。美国在台协会实话直说,给游锡堃当头棒喝,并不令人意外。何况“维持现状”是蔡英文2016年上台以来就提出的口号,美国强调维持现状的重要性,正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孟雨荷在AIT“请问发言人”社群影片针对“美台建交”议题讲明立场,却有助于民众看穿民进党的政治迷思,务实理解台湾的处境与地位。
民进党的政治迷思有二,第一是“台独”,但“台独”是一个不可实现却不能放弃的理念,该党政治人物不论是在朝在野,都宣称追求“台独建国”,却总是包装、隐藏“台独”,甚至借壳上市。因为民进党政治人物都知道,在当前国际环境与国际政治现实之下,“台独”完全不具可能性。
不过,民进党打死也不会放弃“台独”理念,因为它内容清晰,绝不含糊,选民一听就懂,只要在每次选举时顺应情势变化略加调整、包装或修正,就有助于选举动员。甚至还可以告诉选民:“台独建国”之所以暂时无法成功,罪魁祸首就是大陆,有助于民进党煽动反中、仇中、恨中情绪。民进党可以告诉支持者现阶段做不到,但不会扬弃
民进党另一项政治迷思就是紧抱美国大腿,不管美国对台湾怎么样,民进党都死心塌地拥抱美国,至死不渝。
民进党自2016年5月执政以来,不论是美国国会,还是行政部门,都执行反中与友台的政策。在这种情形之下,民进党自觉美国既然如此善待台湾,友台法案与修正案层出不穷,一个一个接踵而来,美台之间的气氛从未如此之好,于是民进党网军、社群媒体与传统媒体,就趁胜追击,“打蛇随棍上”、先试水温,再带风向,希望引发“美台建交”热议,带动美国联邦国会友台参众议员跟进,进而通过建议“美台建交”的新友台法案,引起行政部门的重视。
针对民进党这套由带风向进而推动美台建交“友台法案”的作法,美国国务院与白宫无疑看得一清二楚,当然要出手阻止。
早在1960年代后期,美国行政部门就曾因为低估国会的能量而吃过大亏。当时,美国行政部门在越战期间经常违反国会法令,甚至在海外打秘密战争,国会议员往往看报方知,对于国会议员针对行政部门滥权与进行秘密战争而通过的无数修正案与不具约束力决议案的警告声浪,白宫与五角大厦也视若无睹,终于引发国会强烈反弹,一举在1973年通过《战争权力法案》,限制总统的战争权力。
有了1973年《战争权力法案》的痛苦经验,克林顿总统就对国会在1999年酝酿提出的 “台湾安全加强法”全面戒备,严阵以待,并全力封杀该法案,以免行政部门在对华政策上大权旁落。这次,“美国在台协会”出手,不让“美台建交”议题持续延烧,也明白表示美国政府无意改变“一中政策”。自美国尼克松总统以降,一直到现在的特朗普总统,都遵循主张和平解决两岸争端的 “一中政策”,若没有特别重大原因,美国政府认为没有必要因与台湾“建交”而破坏美国9位总统所支持的“一中政策”。这也正是“美国在台协会”强调维持现状提供两岸和平繁荣,但若轻举妄动,可能影响台湾海峡的稳定。
如果美国联邦国会真的通过建议“美台建交”的友台法案,未待总统签署,就可能引发中国大陆的强烈反弹,不仅冲击到中美两国的经贸与战略安全关系,也可能牵动东亚甚至世界权力的格局。美国有自己的战略构想、政策与计划,何时摊牌、采取什么行动、规模多大,以及会有什么后果,华府自有算计,断无可能受小国的影响而改变全盘大计。
在华府眼中,台湾只是一个美国需要时可以运用的棋子。台湾地区如果单边依赖美国,却又突发奇想要从棋子变成棋手超出美国的期望,甚至影响美国全球布局,美国就会适时出手,让其回到棋子地位,以防患于未然,避免情势失控。
来源: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