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年之计在于春。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时间,“京彩台湾”对全国政协委员陈军(台盟界别)进行了专访,以下为访谈摘要。
1.问:在今年的两会上,您特别关注哪些议题?
答: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我对这方面的工作高度关注,也结合北京市的相关情况在讨论时作了发言。
2.问:可以简要介绍一下您发言的主题和内容吗?
答:我发言的主题是“发挥北京科技资源优势,打造两岸科技创新中心平台”。
大家都知道,北京作为首都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教育、科技和人才资源优势突出,高精尖产业和未来产业体系完备,科技创新动能不断提升。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在北京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目前北京市已经设立了全国首家“两岸科技创新中心”,在服务两岸科技企业和人才、开展项目和技术交流合作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我的发言主要是在介绍相关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建设好两岸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议。
3.问:您认为两岸科技创新中心的两岸元素体现在哪里?
答:2023年9月,在中央台办指导和两岸企业家峰会支持下,由北京市台办,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科协,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北京亦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市绿色产业发展促进会,台湾电电公会,英业达集团,中科电商谷共9家单位发起,在北京经开区设立了全国首家“两岸科技创新中心”,立足“政府指导、市场运作,科技引领、产业导向,统筹整合、两岸特色”的定位,服务两岸科技企业和人才,开展项目和技术交流合作。两岸科技创新中心于2023年9月在第26届京台科技论坛上揭牌,2024年4月正式启动运营,累计接洽台资项目30余个,接待两岸相关协会、企业120余批次,参访总人数2500余人次。
4.问:目前两岸科技创新中心在政策方面有什么优势?
答: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两岸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有关要求,北京市台办会同有关单位成立两岸科技创新中心组委会,聘请两岸产业界、学术界专家顾问加入专家委员会,细化《两岸科技创新中心实施方案》。目前已经挂牌5个市级涉台服务站,为台胞台企提供法律咨询、仲裁、商事纠纷调解、知识产权保护、台胞职业资格认证等专业服务;已迭代推出两版“服务包”、共计20余条支持政策,建立集科创研发、企业培育、产业金融、人才保障于一体的政策支持体系;借助中关村论坛、服贸会、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等国家级平台,以及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全国台企联会员大会等开展宣介,提升两岸科技创新中心知名度。
5.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对两岸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有哪些助力?
答:两岸科技创新中心落地经开区,就是要发挥经开区优势,整合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四大产业领域资源,稳步推进科研协同平台、成果展示平台、技术交流平台、项目合作平台、人才交往平台、企业服务平台等“六大功能平台”建设。打造“孵化器+加速器”的双模式保障,建设2000余平方米的孵化空间。美格储能、台湾上市柜公司协会南台湾社团领导人联谊会等28家两岸产业协会、科技企业、科研机构,签约成为两岸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合作伙伴。台湾电电公会理事长李诗钦、两岸企业家峰会台湾方面智能制造及装备产业合作推动小组召集人徐爵民等率团来访,已确定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医疗设备、印刷电路板等领域深化合作。结合北京市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推动至毅科技的量子点光刻胶等技术项目落地。海峡之星产业加速器、富能制造等台企与两岸科技创新中心开展项目合作,瑞爱鑫生医、范庄成半导体等一批高科技台企先后落地。
6.问:您对进一步建设好两岸科技创新中心有什么建议?
答:我主要提出三条建议。
一是建议将两岸科技创新中心升级打造为国家级平台。自1998年京台科技论坛创立以来,京台两地160多个行业协会参与主办了论坛相关活动,两地企业共签署合作协议和意向300余项,协议金额超过520亿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与装备、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区块链与先进计算、科技服务业、智慧城市、信息内容消费等细分产业领域,拥有较大合作空间和很好基础。将两岸科技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级平台,有助于更好示范带动两岸经济科技交流和融合发展。
二是建议进一步支持和完善两岸科技创新中心的政策支持体系。建议中央在两岸科技创新中心已有的初期政策支持体系基础上,研究制定一批面向中小型台资科技企业的扶持政策,协助台企对接大陆头部企业,拓宽市场渠道,支持岛内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落地。
三是建议加大对两岸科技创新中心的支持力度,提高协同发展效能。围绕六大功能平台,重点完善提升科创研发、技术交流、项目合作、人才交往平台效能,发挥好示范带动效应。面向全国其他地区加快产业转移布局,助力两岸优势产业合作,推动两岸“四链”深度融合,切实推动深化两岸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