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页

“新北京人”周士甯:以设计点亮城市 以艺术充实人生

日期:2023年12月20日 来源:京彩台湾
【字体: 打印 当前阅读量:

本文原载于《台湾工作通讯》2023年第11期

  640

  许多年后,面对自己设计的一件件作品和随之而来的赞誉,周士甯总会回想起儿时爷爷经常在地下室创作的情景。

  01 艺术创作·传承

  周士甯出生于艺术世家,爷爷是我国著名版画家、美术教育家周瑛,外公书法造诣颇深,父亲从事广告设计,受家庭氛围影响,他和弟弟从小就喜欢创作。爷爷在艺术创作中对中国文化的探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士甯,周士甯总想追随爷爷的脚步,在创作上找到自己的语言。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发想在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上做点什么。

  640

  “我的外公沈友梅是宁波人,外婆是上海人。外公在台湾漂泊几十年,始终放不下故土和故乡人,中国有句古话叫‘叶落归根’,90多岁的他们排除重重困难,终回大陆定居。”回乡后,周士甯的外公一直致力于宁波和台湾两地文化交流和公益事业,这也是周士甯一家回到大陆的缘由。爷爷周瑛是福建长汀人,年少时考入福建师范专科学校艺术科(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前身),后辗转到台湾,任台北师范学校(今台北教育大学)美术教授。“很奇妙的,多年后某一天,我才突然意识到,外公是‘叶落归根’,而虽然爷爷没有再回大陆,但却是‘魂归故里’,艺术家的灵魂,也就是他的作品,最后都回来了。爷爷说过,艺术家是‘修来世’。”

  周士甯出生于台北,6岁随父母回到上海,17岁远赴北美求学,在加拿大多伦多完成高中、大学学业,而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和历史保护研究所继续深造,29岁那年学有所成回到北京,深耕建筑设计行业至今。爷爷周瑛早期有中国书法篆刻碑拓的学习经历,在美术创作实践中杂糅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式美术的特点,即使画作一眼看上去很现代、很前卫,却处处氤氲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耳濡目染之下,周士甯在建筑设计实践中也试图对中国文化进行深入探讨。

  640 (1)

  2015年,周士甯一家特地回爷爷的母校为他举办《周瑛印记》回顾展,并捐赠25件珍贵作品——爷爷的作品回家了。以此为契机,同时举办了名为《山高水长,海峡艺缘》的台湾当代名家邀请展,展出的作品大都出自爷爷周瑛的友人和学生之手。周士甯认为,举办回顾展,不仅仅是圆了几代人的梦,更重要的是向大家展现两岸同胞血脉相亲、文脉相承、艺缘相通的亲情与温情。

  周士甯一直追求“人与自然的互动”,也是在建筑设计领域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天人合一”精神的传承与发展。2018年,周士甯作为主要设计人,完成了河北省第二届园林博览会主场馆设计。主场馆有一个带有蜃景效应的前院,有一圈好像一年四季都下着雨的室内走廊,新中式园林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对话,让人瞬间从高密度城市中跳脱出来,回归自然,转化心情并感到治愈。

  02 深耕北京·发展

  2010年,周士甯参观上海世博会展馆后,萌生要深入思考中国建筑文化表达的想法。他想到了北京,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落成的一系列建筑作品,正是当时建筑专业学生关注的热点之一。划时代的设计理念,挑战极限的结构表达,超越过往计算机运算力的参数化技术,为北京这座“建筑博物馆”又增添了新的色彩,这正好为周士甯深入探索研究中国建筑的现代化表达提供了实践舞台。2011年,蒙学姐推荐,周士甯进入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实习,2015年,他正式入职,成为单位唯一一个编制内的台胞建筑设计师。

  “找到一件自己热爱的事情,然后一直全力以赴。”这是周士甯的人生信条。初来北京的那几年,他居住在设计院单身宿舍,步行几分钟可到单位。办公室——宿舍的两点一线便是生活的全部,熬夜、画图、加班是家常便饭。有几次从国外返京,下飞机后甚至不调整时差就直接到办公室工作。见他如此拼命,领导几次劝他先回家休息好了再工作,周士甯笑道:“让我的大脑先动起来,有设计可以思考,时差调起来才快。”

  在北京工作的10余年间,周士甯从普通的建筑设计师做起,一步步成长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与城市设计院建筑所副所长。周士甯在各种比赛和评选中斩获无数奖项,2022年入选“北京青年设计榜年度十大精英设计师”,并获得“创意之星”称号。

  640 (2)

  北京是周士甯实现梦想的热土,工作生活在北京,他也见证和参与北京的发展。当谈到北京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和公共空间布局,打造各类城市休闲公园,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内容,他感慨颇深。他从事的建筑设计工作与新时代首都发展息息相关,在丽泽商务区城市运动休闲公园设计实践中,他与景观设计师共同互动创作,希望能创造出一种让使用者与自然对话的建筑设计,于城市绿洲中创造活力空间,这与城市管理者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相得益彰,这种融入北京发展的参与感和探索,让周士甯觉得很有意义。

  2020年,周士甯步入婚姻,在北京成了家。太太来自浙江温州,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是一名艺术家。两人在一次艺术沙龙中相遇,聊起版画艺术便相谈甚欢,因为有相同的兴趣爱好,情投意合之下便有了后来的故事。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大概就是周士甯当下的北京生活。

  640 (3)

  周士甯笑着说,我在上海长大,太太是温州人,爷爷老家在福建长汀,外公是宁波人,外婆是上海人。我和太太坐高铁探亲,发现所乘坐的班次把这几座城市都串上了,我们家族被沿海的这条高铁线串起来了。

  03 建一座桥·初心

  周士甯依稀记得,高中准备申请建筑专业时身边有人问他:“将来你想建什么?”他脱口而出:“一座桥?”因为周士甯觉得缩短距离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现在,十几年过去,他对“建桥”有了不一样的诠释,周士甯认为,桥,不一定是狭义的市政桥梁,也可以是沟通与交流的空间、渠道和平台。

  640 (2)

  周士甯在北京实习期间,组织了和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院的交流活动。当时,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同学们、同事们称赞周士甯起到了桥梁作用,因为他熟悉中西方文化,中英文来回切换,游刃有余地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联结起来。2014年,朋友举办建筑设计相关论坛,也是通过他才联系到台湾一些建筑学院的学者。周士甯笑称,可能自己本身就是一座桥。

  有一次,周士甯携夫人回台北,两人偶然遇到一场展览,他惊讶地发现台湾设计师也在做乡村振兴的内容展示,其中包括台湾农民进行农产品包装、设计与营销理念、小乡镇产业转型发展策略等。周士甯说,原来两岸的青年设计师都在做类似的事情,通过设计思维,努力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我们在以不同方法思考共同的东西。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文化上同根同源,只是可能发展阶段各不相同,如果能搭建一座桥梁或平台,鼓励不同的输入和更多互动机会,更高的价值将被创造。

  640 (3)

  谈及未来的“建桥”计划,周士甯希望继续通过参与策展、论坛或沙龙等多元形式,搭建更多两岸青年建筑师交流互动平台,增进彼此业务交流与心灵契合。目前,周士甯正参与设计重庆乌江边的一个游客服务中心,这是他亲身经历着的乡村振兴实践,以设计助推当地旅游业转型升级,建筑设计的社会效应更加显著。“不久的将来,也许会在平潭岛上落成点什么,会是桥?会是艺术装置?还是独特的建筑设计?我还无法预测。但是我有信心,也十分期待通过设计,为沟通与交流创造新的可能。”周士甯望了望远方,若有所思地说。

分享到: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