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页

肖娟:浅谈处理台湾问题的一些挑战

日期:2017年04月07日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体: 打印 当前阅读量:

  肖娟

  近日,关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消息实现了刷屏,这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吸引了外界的大量关注,包括岛内媒体也频频报道,认为如果大陆对台工作也被当做这样的千年大计推动,两岸和平统一大势恐怕难以阻挡。客观上说,对台工作始终是中央关心的核心议题,大陆方面从未放松推动两岸和平统一的步伐。但是我们需要全面的评判对台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其在战略地位上与中央设立并发展雄安新区同样重要,然而处理解决的思路、方法大不相同。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又是特殊的内政。中央发展雄安新区,能有效集中力量,前置规划,统一部署,协调推进,这是典型的内政处理方式。台湾问题在法律上及国际关系上无可置疑属于中国内政,别国和地区无权干涉,也不应当同台湾方面发展任何形式的“国与国关系”。所谓台湾问题的特殊性,在于当前两岸关系仍处在内战的延续阶段,两岸尚未结束对峙状态,岛内尚存在自行管治的权力运行体系,这就导致解决台湾问题,并不能依靠大陆“一家之言”,而需要更多交流与协商,妥善处理。台湾问题的另一特殊性,在于国际势力插足,部分西方势力裹挟台湾遏制大陆,同时台湾方面宁当棋子,投怀送抱,导致本属于中国内政的问题夹杂着复杂的国际因素。如果说,我们发展雄安新区可以实现百分之百的调配力量,那么处理台湾问题,则存在力有未逮之处。

  处理台湾问题的核心是人心向背,往往人心流变最快、最难统一。当前对台工作的关键点,在于促进两岸社会经济融合,实现“两岸一家亲”。我们要实现的和平统一,不只是形式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人心统一,人心不齐,不仅统一道路艰难坎坷,即使真正到统一的一天,两岸之间依旧将龃龉不断。两岸数十年的隔阂,岛内长期积累下来抵制大陆的冷战思维情绪,“台独”势力兴风作浪、加大离心力,境外势力防范两岸关系走近,这些因素都深刻的影响岛内人心的变化。客观上说,当前推动两岸和平统一的民心条件亟需进一步创造、巩固、发展。关于民心问题,有舆论认为要实现和平统一,必须要台湾全民认同才可以,至少也要四分之三以上的绝对多数认可。这是从岛内的选举制度角度考虑,有一定舆论市场,受到不少岛内拒统力量的推崇。从理想主义角度看,大陆当然要争取台湾全民对和平统一的认可,从战略角度看,牵牛执牛鼻,抓住关键少数是解决问题的核心,如果争取到真正代表台湾发展方向的少数民意,也可能撬动台湾民意板块的变化,使岛内民心快速向有利于和平统一的方向发展。这正如当年大陆解决国有企业“姓资”、“姓社”问题一样,本质是掌握控股权,而未必需要100%控股。

  大陆从未声明放弃武力,同时武力并不解决所有台湾问题。大陆的《反分裂国家法》明确宣示了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条件和规范,对“台独”势力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也发挥了让分裂主义“投鼠忌器”的效果。同时也要看到,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绝非最佳方案,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远远会超乎预期。从争取民心角度看,武力解决只会增加两岸民众的背离。况且两岸同是中国人,台湾问题也是中国内政问题,同胞之间如果最终武力相向,将是整个民族的重大创伤。不可否认,当前岛内“台独”势力有意打“擦边球”,以所谓“柔性台独”、“去中国化”、以拖待变之名行“分裂之实”,不断挑衅大陆的耐心和底线,引发大陆各界对是否动用武力解决的争论,给是否适用武力解决出了难题。研拟非武力形式的强力反制措施,其程度和烈度够不上战争性质,但又具有非和平手段的一些特点,以此应对“柔性台独”等问题,值得全面思考。

分享到: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