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页

台生何嘉霖:中华文化已型塑我与他人的交往方式

日期:2023年04月21日 来源:京彩台湾
【字体: 打印 当前阅读量:

  在马英九登陆之旅中,不少随行的“大九学堂”学生难得地“全方位”体验了大陆的社会与生活。有些惊叹于大陆的快速发展,有些感慨于两岸学生的亲密交流;对于此行重点的抗日战争记忆,不少台湾学生都表示,对中国历史与中华民族的发展都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中华文化已型塑我与他人的交往方式

何嘉霖

  我以前对大陆的感觉一直是熟悉却陌生的——我们过农历年、吃中国菜,学习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但除了2002年与长辈回乡探亲以外,我竟不曾实际踏足这片神州大地。适逢马先生访问大陆,何其幸运我也终于有机会,用我的五官和双脚,亲身观察、体会、认识大陆的模样。

  拜谒孙中山先生的长眠之地——南京紫金山中山陵,是我们12天行程的首站。一步一步踏在中山陵的石阶上,就好像回到那个风雨飘摇、樯倾楫摧的年代。天下为公,是孙先生一生思想的核心之一。这样的精神,无论是礼运大同篇,清末民初,还是今日,同等适用。紧接着来到武汉,这座承载武昌起义等厚重历史的文化名城走过百年大疫纷扰,仍保有其独有的楚地深情。岳麓书院藏身于湖南大学一隅,莘莘学子来到此地,总有一种莫名的敬意油然而生。行至重庆,眼见张自忠将军的烈士史迹,以一朵鲜花为将军扫墓,与台湾光复纪念碑合影,先人以血泪保卫下的和平、山河完整,又一次令我动容。上海是12天行程的起点,也是终站。复旦大学金校长和我们分享“复旦”二字取自“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意指君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力更生和勤奋,我想于人生亦然。

  此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人”。各级台办悉心照顾、学生师长诚挚交流乃至乡亲朋友热情欢迎,无一不使我发自内心动容。台办人员的用心与贴心总在小细节里屡屡展现,从繁体字印刷的行程手册,大巴接送等最便捷的交通方式,乃至特别调整过辣度的重庆小火锅……沿路上与武汉、湖南、复旦大学的年轻朋友们对谈,生活上,我们聊公务单位难不难考、研究所与大学生活的差异,还有独生子女对比兄弟姐妹;学术上,我们针对永续发展进行讨论,就目前我正在进行的碳交易、绿色金融等研究交换意见共鸣,好像从来都在我们心中,不假外求。

  于重庆临别之际,导览老师分享了重庆市小学一篇课文《宝岛台湾》,他很向往阿里山的绝色,也想从101的观景台俯视台北,但因两岸情势紧张还有政策关系,一次也没能到得了台湾。经过这些日子里面对面的沟通对话,我发自内心感觉到两岸人民间,存在出于赤诚的互信与欣赏。

  在湖南大学交流时,一位来自新疆的同学想了解中华文化对台湾年轻人的影响。我记得小学第一份寒假作业,便是背诵朱子治家格言。我们中秋节效法刘伯温吃月饼,初一、十五烧香礼佛,长大后看《笑傲江湖》里百变千幻衡山云雾十三式剑法。中华文化已内涵于我的喜怒哀乐,型塑我与他人的交往方式。80亿人口中几乎每四个人里就有一个中国人,我们共享同样的语言与文化精神脉络,“去中国化”实质上并不可能也毫无意义,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我们真正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在全体中国人的努力下推动中国不断进步,使中华文化正向地演绎,使举世钦慕、心向往之。和平奋斗,振兴中华,让我们相约明年玉兰盛放时。

  (作者是台湾大学法律研究所商事法组二年级学生)

640

  台湾大学法律研究所商事法组二年级学生何嘉霖

分享到: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