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页

2024年台湾经济综述

日期:2025年03月19日 来源:两岸关系杂志
【字体: 打印 当前阅读量:

  2024年,在全球人工智能投资大增等市场因素带动下,台湾受惠于外销订单增长,岛内经济增长好于预期。但对美经济依赖加深、核心产业外移、民生改善不彰等问题突出,赖清德当局能否妥善处理仍有待观察。

  经济增长好于预期,主要依靠内需支撑。据台方统计,2024年台经济增长4.3%,较预估值增加0.03个百分点,为近3年新高,地区生产总值(GDP)25.5万亿元(新台币,下同),约合7932.4亿美元,人均35016美元。其中,内需景气对台经济起到重要支撑作用。2024年台内需呈逐季扩张趋势,对经济增长贡献达4.67个百分点。由于基本薪资上调、股市高涨,带动岛内民间消费扩张,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分别增长8.8%、2.9%、3.6%,上市(柜)股票成交值年增长50%。同时,由于全球人工智能(AI)应用需求较旺,带动岛内制造业企业加大投资,前三季度投资同比增长3.6%,主要用于电子零组件业相关设备采购与厂房建设。

  对外贸易依靠支柱产业拉动,对美市场依赖持续加深。台对外贸易由负转正,较上年有所好转。2024年,台进出口总额8695.4亿美元,同比增长10.9%,其中出口4751亿美元,同比增长9.9%;进口3945亿美元,同比增长12.2%;贸易顺差806亿美元,较上年减少1.8亿美元。其中,受全球AI应用需求旺盛带动,台第二大外销货品资通与视听产品出口1325亿美元,大幅增长59%,成为支撑台出口复苏的重要动能。但台前十大出口产品除资通与视听产品、电机产品外均呈衰退态势。如,受终端电子产品消费低迷与美国出口管制政策影响,台外销最大宗产品半导体出口不振延续,同比下降0.9%,近十余年来首次出现2年连跌;基本金属及制品、机械、塑橡胶及制品、化学品跌幅小于2%;光学及精密仪器、运输工具跌幅超过10%。

  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反差较大。中国大陆(含香港,下同)、美国、东盟、欧洲、日本为台湾地区前5大贸易伙伴。其中,对大陆出口止跌回稳,对大陆出口1507亿美元,同比减少1.1%,占台总出口的比重降至31.7%,但较上年降幅显著收窄。受中美博弈转单效应影响,台商台企特别是电子信息领域企业将部分产能转移至东盟,两地电子零组件贸易往来热络,带动台对东盟出口878亿美元,同比增长15.1%,出口占比升至18.5%。此外,受欧洲经济低迷影响,台对欧出口衰退8.6%;对日出口衰退17.8%,创15年来最大跌幅,主因在于日本汽车产业外销欠佳,自台采购车用芯片不如以往。

  外资流入持续衰退,岛内资本加速外流。外商对台投资信心下滑。2024年,台当局核准外商投资78.6亿美元,同比减少30%,连续两年跌幅超过两位数。前五大投资来源地分别为英属加勒比海地区(24.8亿美元、占31.7%)、英国(15.4亿美元、占20%)、美国(9.4亿美元、占11.9%)、日本(4.5亿美元、占5.8%)、荷兰(3.8亿美元、占4.8%)。从投资行业看,外商侧重投资岛内服务业,投资前五大行业中服务业占四席,分别为专业科学及技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批发零售业、资通讯传播业,合计占外商投资总额的66%。

  岛内资本加速向美欧、“新南向”流出。台湾对外(不含大陆)投资449亿美元,同比增长91%。投资前五大目的地分别为美国(141.3亿美元、占比31.4%)、英属加勒比地区(87.8亿美元、占比19.6%)、新加坡(58.1亿美元、占比13%)、日本(54.9亿美元、占比12.2%)、加拿大(37亿美元、占比8.2%)。其中,台对美国投资增长46%,主要由台积电大举增资拉动;对英属加勒比地区、加拿大投资分别增长近6倍、245倍,均由台半导体企业增资或并购带动。此外,对新加坡、马来西亚投资分别增长1.4倍、1.5倍。

  工业生产回暖但传统制造业表现低迷,核心产业加速外移。受全球AI、高性能计算与云计算应用需求大规模增长影响,岛内资讯电子产业订单充足、增资扩产普遍,推动台工业生产指数与制造业生产指数分别上涨13%、13.5%,止住连续两年下滑态势。台制造业项下六大行业中,电子零组件业、电脑电子产品及光学制品等新兴产业涨幅较大,分别同比增长19.5%、27.6%,为台工业生产好转提供有力支撑;但受国际竞争减产、去库存等影响,台基本金属业、化学材料及肥料业、汽车及零件业等传统制造业表现乏力,分别衰退0.4%、0.6%、6.9%。

  受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全球产供链重构影响,以及在台积电引领下,台半导体及相关配套产业为分散风险,进行全球产能布局趋势加快。2024年,台对外投资中电子零组件占比54%,金额达132亿美元,同比增长83%。台当局审核同意的大案包括:台积电对美、日分别大举增资75亿美元、53亿美元,半导体重要服务商文晔科技投资加拿大39.8亿美元,世界先进投资新加坡24亿美元,硅品精密2.7亿美元增资马来西亚相关企业等。同时,台积电在德投资的德累斯顿工厂已动工,在日兴建的熊本二厂预计本年第一季度动工,均预计2027年量产。

  财政收入保持增长,财政支出持续向防务倾斜。税收增长主要来源于个税与证交税。2024年台湾全年实征税收3.7万亿元(新台币,下同),同比增长7.9%。主要税收来源为:营利事业所得税1.11万亿元、综合所得税8222亿元、营业税6089亿元、证券交易税2880亿元、土地税1883亿元、关税1595亿元、货物税1593亿元。其中,综合所得税增长8.9%、股市创新高带动证券交易税大幅增长46%等,是台税收增长的主因。截至2024年底,台当局长期债务5.85万亿元,债务占GDP的比重由上年28.1%降至25.8%,仍有一定举债空间。

  财政支出向防务倾斜。根据“2024年台湾总预算案”,台当局财政支出预计为2.88万亿元,同比增长7.2%。财政支出主要为:社会福利7917亿元(占27.5%),教育科学文化5612亿元(占19.5%),经济发展4342亿元(占比15.1%)、防务4312亿元(占15%)。2016年蔡英文上台以来,台当局财政支出列入防务支出的预算大幅向防务倾斜,2024年列入防务支出的预算主要用于向美采购训练机、“先进地对空导弹系统”(NASAMS),提升康定级舰战斗系统性能等。根据2025年台当局预算,防务支出预计4647亿元,较上年再增长近10%,增速高于社会福利等财政支出。

  民生问题改善承压,贫富差距拉大趋势不减。通胀压力不减。2024年,台湾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上涨2.18%,较上年有所放缓,但已连续三年超过2%“通胀警戒线”,其中民生所需的食物类、医药保健类涨幅位列前二,分别为3.69%、3.05%。受台风、寒潮影响,水果、蔬菜月涨幅创近5年来新高,岛内民众对这些购买频率较高的品项“物价上涨十分有感”。此外,岛内高中低收入家庭CPI统计中,低收入家庭CPI以2.32%上涨最快,高于中、高收入家庭近0.2个百分点,主因是CPI涨幅较大的食物类、医药保健类及居住类支出占比较高,加重了低收入群体负担。

  制造业失业问题未有改善。2024年,台湾失业率较上年有所改善,全年就业人数平均为1159.5万人,失业人数41.1万人,平均失业率3.38%,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相较服务业、农业就业有所改善,岛内制造业就业减少7千人,已连续4年下滑。此外,岛内20至24岁青年失业率较上年小幅下降,仍在11.62%的高位。

  民众收入增长无感。岛内从业人员月经常性薪资48997元,同比增长2.88%,扣除物价因素后实质薪资增长0.69%。据岛内相关人力机构调查公司统计,岛内63个行业中只有半导体、计算机及电子制造、纺织品、光学制造、电信通讯、软件网络、金融业等23个行业高于月薪均线,最高薪行业“计算机及电子制造业”较最低的“社会福利服务业”高出近60%。此外,据台方统计,台每户可支配所得按户五等分计算,最高20%家庭与最低20%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差距升至6.12倍。

分享到: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