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页

台湾地区石化产业发展历程概述

日期:2019年05月07日 来源:王 赫
【字体: 打印 当前阅读量:

  石油化学产业(简称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广泛应用于民生及高科技产业。石化产业是台湾地区传统优势产业,有着完整的上中下游产业供应链,现将其发展历程整理如下。

  一、基本概念

  石化产业是指以石油或天然气为原料,制造化学品的工业,其制成品称为石油化学品。如图1所示,广义的石化产业包括完整的上中下游产业链,涵盖炼油工业、狭义的石化产业以及关联产业(制品工业及终端应用工业)。本文重点聚焦于图1虚线部分狭义意义上的石化产业,主要包括基本原料、合成树脂及塑胶(塑料)、合成橡胶、石油化学品、人造纤维原料。根据台“工业技术研究院”统计,2017年台湾地区狭义石化产业总产值约新台币1.53万亿元,同比增长12.5%。石化产业的上游原料主要为原油。台湾原油主要来源为沙特阿拉伯等中东国家,经裂解后提炼出轻油,再制成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等石化基本原料,经聚合、酯化、烷化等化学反应后制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等化学原料。

  图1 台湾地区石化产业范畴

  二、发展历程

  台湾地区石化产业是一个逆向发展过程。先有下游石化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之后再自海外进口石化基本原料,由岛内制造石化加工原料而形成中游产业;最后由当局出资兴建轻油裂解工厂,提供石化基本原料,形成上游体系。台湾地区石化产业发展与岛内整体经济紧密联系,大致可划分为下面几个发展阶段:

  萌芽阶段(1945-1957年)。此阶段从二战结束到1957年台湾塑胶公司(简称台塑)的小型聚氯乙烯(PVC)开始生产。当时台湾经济正处于第一次进口替代时期,同时也实施了第一期“四年经济建设计划”(1953-1956年),此阶段以食品、纺织及化学制品为主的制造业发展较快,其中纺织产业的快速发展给石化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负责“四年经济建设计划”的尹仲容指出,“电气和化学工业将是台湾工业化的主干,以肥料工业为基础,逐渐扩充到其他连带性的化学工业是很容易的事”,“应集中全力发展纺织与化学两大工业”。当时台当局意图发展“以聚氯乙烯PVC、石油、肥料为核心的化学工业”来解决“外汇短缺、收支平衡、就业”三大问题。

  台当局1945年接收了日本在高雄兴建的军用炼油厂,更名为高雄炼油厂,由“台湾中国石油公司”(简称“中油”)接手,从此开始自行提炼海外原油。在台当局“管制塑胶制品进口”的保护措施下,岛内塑胶加工业快速发展,其中以聚氯乙烯(PVC)塑胶工业发展最快。1953年“行政院”成立“经济安定委员会”,下设“工业委员会”,主要负责推动各项工业计划,并通过申请美援来扶植民营企业。审核美援贷款计划的怀特公司(J.G.White)建议台当局投资发展PVC塑胶原料工业。1954年借助美援成立的台塑开启民营业者投资石化产业的开端。此后台当局即基于保护新兴工业的立场限制新厂设立,且禁止自海外进口PVC,企图让下游加工厂商只能向台塑购买。然而此项措施却导致大量下游加工业者抢先进口、囤积大量PVC,台塑生产的PVC反而供过于求。台塑在“工业委员会”的帮助下,利用美援小额贷款于1958年成立南亚塑胶加工厂来消化供过于求的PVC原料。

  酝酿“一轻”阶段(1958-1967年)。1958年,“中油”在苗栗锦水一带发现天然气。1961年,“中油”与美国美孚石油和联合化学公司成立慕华化学公司,以天然气为原料制造尿素及液氨。1960年,尹仲容再度强调人造纤维、肥料与炼油等化学工业是台湾经济建设主轴。“中油”在“1961年度发展计划”中明确“积极筹划产制石化中间原料,以发展台湾石化产业”。时任“行政院长”陈诚指出,“利用台湾蕴藏丰富的天然气生产肥料与发展化学工业”。“经济部”随即指出“建立生产基本原料的轻油裂解厂、将石化产业列为起飞工业之一”。然而台湾民营石化业界对于资金庞大的第一轻油裂解厂(简称一轻)反映冷淡,直到美商NDCC决定投资成立台湾聚合化学品公司(台聚)、以及投资主要供给台聚原料的一轻之后,美国进出口银行以“台湾用借款资金向美商购买技术、设备及服务等”为条件,提供兴建一轻的半数资金,从而使得“中油”一轻项目得以实施。

  1958年“经安会”撤销,为继续推动工业投资,“经济部”成立“工矿计划联系小组”。1963年,“工矿计划联系小组”又设立“化学工业推动工业小组”,推动石油化学品工业计划。此阶段台当局相继实施第二至第四期“四年经济建设计划”(1957-1968年)。第一期的“四年经济建设计划”原本以进口替代政策为主,但因生产已超过岛内市场需求,因此政策由进口替代转为出口导向的贸易形态。“四年经济建设计划”让大量的农业人口进入工业生产行列。1960年代后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工业产品所占比例由1965年的46%增长到1970年的79%,其中大宗商品以塑胶制品与纺织产品为主。

  快速发展阶段(1968-1983年)。1968年“中油”在高雄建立第一座轻油裂解厂。台塑PVC厂的成功带动华夏海湾塑胶、义芳塑胶、国泰塑胶等公司相继开工。为满足民间厂商的原料需求,“中油”于1969年决定兴建二轻。1973年,在时任“行政院长”蒋经国的主导下,二轻纳入“十大建设”,并为中游厂商设立大社仁武、林园石化产业区,岛内石化产业进入快速扩张的时期,逐渐形成完整体系。由于邻近港口、腹地广大等优点,高雄县市成为台湾石化的重镇。当时岛内处于“戒严”时期,任何示威抗议都会受到严厉惩罚,因此工业区土地的取得规划及石化厂的设置皆能顺利推动。然而当“中油”兴建三轻之际,1973年10月中东战争爆发,引发世界第一次石油危机,造成世界经济大幅衰退,岛内很多民间业者退出三轻计划,使得1976年本应完工的三轻直到1978年才正式开工生产。1979年伊朗发生动乱,中东局势持续动乱,全球石油价格自1979年10月每桶12美元,上涨到1981年底的36美元,以外销为主的台湾石化产业面临巨大挑战。而美国石化业界亦不景气,向欧亚市场大量抛售其国内市场过剩石化原料与成品。台湾石化业界普遍减产或停工,1981年的平均开工率降至60%。两次石油危机迫使台湾当局开始思考石化产业的转型升级。

  1977年石化产业相关业者成立“台湾区石油化学工业同业公会”。1979年“中油”开始规划第四清油裂解厂。从1971年到1983年,四座芳香烃萃取厂、两座二甲苯分离厂都建在高雄地区。台湾成为亚洲仅次于日本的石化业区域,同时带动下游塑胶、橡胶等工业发展。1981年时,石化业及其下游的产品(不包括纺织品)占台湾总出口金额的16.4%。

  第一次转型期(1984-1999年)。两次石油危机促使台当局推动产业转型,引进或改进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1982年“经建会”正式选定机械、运输工具、电机、电子及信息五项工业作为战略性发展产业,石化产业未列在内。时任“行政院长”孙运璇指出,“未来我们的石化原料工业,将向海外发展,寻求与能源产地合作,在当地进行生产”。1984年“中油”四轻完工投产,台湾乙烯总产能95.3万吨,名列当时全球第12位。1986年“中油”决定在高雄炼油厂增设第五轻油裂解厂时遭到当地民众抗议,在当局的协调下,最终在1990年正式动工,并于1994年开始生产。台塑集团提出的兴建第六套轻油裂解厂的计划于1986年获得批准,初期选址在宜兰利泽和桃园观音,但因环保问题遭到多方阻扰,最后迁至云林麦寮以填海造陆的方式进行建厂,1994年动工,1998年开始营运。1949年“中油”自上海迁台后,从1968年一轻完工开始一直独占石化上游原料供给,直到1998年台塑六轻开始生产,才打破“中油”长期独占的局面。一轻于1990年关闭,二轻于1994年关闭。这一时期,台湾岛内经营环境发生变化,劳动与土地成本不断上升,环保意识高涨,加之新台币升值,降低纺织与塑胶产业的出口竞争力,传统加工业开始转移到东南亚和中国大陆。台湾石化产业中、上游企业在下游应用产业外移的带动下,相继赴海外投资设厂,其中以大陆居多。台湾石化企业在1991-2004年间对大陆总投资金额达63亿美元,占整体石化业对外投资的80%,投资地点以江苏、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区为主。

  第二次转型阶段(2000-2010年)。2000年首次政党轮替后,政经情势混乱,包括石化产业在内的传统产业景况震荡起伏。2003年“中油”规划三轻、四轻、五轻的更新及产能扩增计划因与厂区周边居民无法达成协议而中断。台湾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估法”规定环境影响评估机构具有独立裁量项目计划是否成立的权力,使得台湾石化产业几大扩建项目因环评程序繁多以及苛刻而被延误甚至宣告撤案,同时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和商机延误。1993年东帝士集团向台当局申请建设第七座轻油裂解厂,但在环保人士的抗议下,最终在2006年由法院宣布环评撤销,东帝士宣布取消计划。国光石化在2005年提出的大型石油化学工业投资开发案,原先预计在云林县离岛工业区兴建石化产业区,后因环评未通过于2008年转往彰化县,最终也在2011年放弃在台投资。

  2008年台塑六轻四期建设完工之后,台湾石化原料产量大幅提升,乙烯产能自给率达到98%。台湾石化产品有约50%外销,其中约75%销往大陆,因此大陆石化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台湾石化产业景气状况。这一阶段大陆新增石化产能装置持续增加,石化原料自给率提升,使得大陆逐渐从石化产品的进口者转变为出口者甚至竞争者,对台湾石化业转型升级提出新的挑战。同时,2008年金融危机也冲击台湾石化产业,业者纷纷另谋出路,开始向高附加值领域和多种经营延伸。

  高附加值化阶段(2011年- )。大宗石化品容易受到市场景气循环影响,一个循环约7-10年。在景气低潮时期,大宗产品面临价格降低、销售困难的难题,造成营运收益波动震荡,因此欧美日等大型石化公司开始向石化产品高值化方向发展,以摆脱景气循环影响。此外,由于美国在页岩气勘探与开采技术的突破,成本优势极大,美国石化厂开始利用成本较低的页岩油、气作为原料,大量生产乙烯、丙烯等大宗石化原料,而台湾仍主要使用轻油作为进料,长期看不利台湾石化产业的发展及获利。台“经济部”于2011年6月召开“石化产业高值化策略规划会议”,设定台湾石化产业2020年高值化愿景。2011年当局宣布不再支持国光石化在彰化设立八轻,台湾石化业者开始积极向大陆福建漳州古雷石化基地转移。2011年12月“经济部”成立“石化产业高值化推动办公室”。2012年3月,台“行政院”核定“石化产业高值化推动方案”,聚焦光电产业、运动器材、汽车制造等优势产业仍需进口的高附加值石化材料,以及绿能、生物科技、风力发电、电动车、氢能及燃料电池等六大新兴产业所需材料,通过组建产品研发联盟,整合上中下游力量,研发高值化关键产品。

  此阶段,三轻2012年除役,2013年新三轻启用。2014年8月1日,高雄发生瓦斯管线爆炸,造成300多人死伤。1994年高雄后劲的五轻启用,2015年关闭。“中油”原计划将尚可使用的五轻整厂输出到东南亚国家,印度和印尼都在考虑范围;2018年4月,因新厂无法有效运作加上搬迁地点空间有限,五轻终止赴印尼投资。“中油”启动高雄四轻汰旧换新计划,于林园厂区内就地更新,暂时命名为新四轻,因环评及市场等因素考量,目前无实质进展。

  《台湾周刊》2019年第7期

分享到: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