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两岸书画名师对话”活动成功在北京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北京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促进会指导,北京广播电视台主办,旺旺集团、北京画院、北京苏士澍汉字艺术博物馆支持。
活动围绕“龙脉传承 水墨点睛”主题,围绕传承和保护中华优秀文化遗产、夯实共同的文化记忆等内容深入交流,用书画艺术深厚的历史、文化、审美和情感价值,为两岸交流注入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让共同的情感纽带更加坚韧,共同书写两岸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以“传承·弘扬·发展”为主题的首届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峰会23日在北京开幕,两岸文化领域等各界代表人士400余人出席。
“两岸书画名师对话”活动作为本届峰会分论坛之一,邀请12位两岸书画界的巨擘名师与会,嘉宾阵容豪华,其中包括:“共和国首席画师”刘宇一,他是连续四次创华人画家作品最高价位纪录的艺术大师,正阳门城楼、天安门城楼、毛主席纪念堂…北京中轴线上的关键建筑中,都珍藏陈列着他的画作;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央文史馆馆员苏士澍,他师从启功等多位名师,前后多次在全国两会提交推广汉字文化和书法教育的提案,被授予中国出版界最高荣誉奖"韬奋出版奖”;台湾田园派书画大师、台湾美术文化基金会常务董事李轂摩,蒋经国曾为他的画作大为赞叹;台湾艺术大学书画艺术学系教授、台湾中华画院国画院院长蔡友,他在35岁时就曾与张大千、黄君璧等大师共同创作长卷。此外,还邀请到了李苦禅之子,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清华大学教授李燕;李可染之子,李可染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会长李庚;台湾著名书法家杜忠诰;台湾前台北艺大美术学院院长林章湖;中国国家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研究员史国良;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导,郑州大学书法学院院长郑晓华;台湾文联台湾书法家协会会长沈荣槐;台湾中国美术协会理事长李沃源。
活动围绕“国之巨匠 笔墨雕龙”“龙的传人 匠心永续”“血脉交融 共创未来”三个主题展开精彩对话,多位名师首次讲述书画创作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共和国首席画师”刘宇一在谈到为300多位上世纪名人画肖像时,提到华罗庚和巴金令他印象深刻:“大师就是既平凡,又不凡”。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苏士澍聊到自己的老师,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感慨大师的谦虚、幽默和气度。台湾田园派书画大师李毂摩回忆了2010年来北京交流,将书画作品《东方欲晓-听天下第一声》作为两岸交流的礼物赠送给时任外交部部长王毅的细节片段。清华大学教授李燕生动地讲述了父亲李苦禅当年自掏腰包资助贫困学生上学,后来这位学生李霖灿成为了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副院长,长达22年之久。李可染画院院长李庚在聊到父亲李可染的山水画影响了一代台湾山水画家时,表达了自己对于“李家山水”的理解,解读了中国山水画为何一定要有亭子要有人家,见解独到。
在活动中,多位书画大师挥毫泼墨,共创佳作。
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苏士澍与台湾美術院院士、著名书法家杜忠诰,两位既是两岸的书法行业领军人物,同时也是多年好友。二人在现场切磋书法,笔墨雕龙,成为了活动的高光时刻。
本次活动还特别邀请了《龙的传人》歌曲的原唱者、台湾歌手李建复,现场演绎《龙的传人》致敬书画先辈,气氛感人。
在活动的最后一个单元,中国国家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研究员史国良,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导,郑州大学书法学院院长郑晓华,台湾文联台湾书法家协会会长沈荣槐,台湾中国美术协会理事长李沃源等四位书画名师现场共绘长卷,抒发“两岸一家亲”“两岸书画同根同源”的同胞情怀!